好媽媽教出好孩子

好媽媽教出好孩子好書超值推薦

好媽媽教出好孩子網友評鑑4顆星

這是網路上最便宜的 在此介紹給您

博客來親子教養-生活教養分類熱門好書

  • 定價:260
  • 優惠價:7182
  • 優惠期限:2014年04月02日止

  • 好媽媽教出好孩子

    想知道博客來網路書店如何介紹[好媽媽教出好孩子]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好媽媽不是天生的;好媽媽是慢慢學習來的。
      好孩子也不是老天賦予的,是好媽媽一天一點教出來的。

      好媽媽的好心態讓孩子受用一生

      心靈的健康和身體的健康一樣重要,快樂的分值比學業的分值更加可貴。因此,衡量一個媽媽是否是好媽媽,關鍵是看她的性格而不是學識。樂觀開朗的媽媽,給予孩子一個幸福陽光的心態,勝過學富五車的媽媽給予孩子一個漂亮的成績。
      
      不是每個女人天生都會做媽媽。一個小小的孩子喊你媽媽,那不是輕飄飄答應一句的事,需要你自己在時間、精力和心思上付出很多。既然決定要孩子,就要提前開始學習鑽研,形成基本的價值觀和方法論,而不是到時候「摸著石頭過河」。

      當媽媽從認識自己開始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都有一種愛與歸屬的需要,尤其是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的時候就會產生想愛一個人,想成家的感覺。當自己成家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又自然就會產生要一個孩子的需求。但是他也提醒想要做母親的女性,必須要認清楚自己,只有認識自己的母親心理才是健康的,才有做好母親的資本。

      媽媽們學會認識自己是很重要的。認識自己就好像多了一雙睿智的眼睛,時時給自己添一點遠見、一點清醒、一點對現實更為透徹的體察與認知。鑑於這份認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少做很多日後追悔莫及的事情。做媽媽的把「自己」認識清楚,比日後捶胸頓足花費的力氣少得多。

      然而,媽媽要想認識自己,又談何容易?一輩子不認識自己而做出了可悲之事的大有人在。在今天,還有一部分媽媽正是由於不認識自己,不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能把自身的教育方式和當下教育現狀相結合。在教育實踐中屢屢受挫,終日在悲觀失望中嘆息。所以,要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媽媽首先要認識自己。

      然而對於有些媽媽來說,由於平時沒有一個好的參照標準來認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由於對自己的認識不夠,她也不知道作為媽媽,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事情是做得不好的,以至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做了傻事情,傷害了孩子,自己還悄然不知。

      現在,本文就當代女性的精神特徵及如今年輕媽媽的角色特徵做一些總結,以說明一些媽媽打開認識自己的視窗。

      當代女性的精神特徵

      70後、80後媽媽成熟在社會轉型的時代,身上始終充滿現代氣息,有很豐富的精神世界,有立業建功、奉獻自我的事業心。「媽媽」不再是家庭主婦的代名詞,而是更富內涵、同時也更有壓力的群體。每一位女性無論職務高低,無論在什麼崗位,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知不足而上進,是當代女性的特徵。媽媽們有提高素質、完善自我的上進追求,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境界,同時也有培養後代、帶著孩子去學習文化知識、為了孩子去充實自己的願望。

      年輕媽媽的角色特徵

      年輕女性當了媽媽,不僅要繼續扮演職業女性的角色,還要扮演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這是對年輕媽媽的雙重壓力和雙重挑戰,但同時也能滿足媽媽們實現自我價值的願望。

      事業、丈夫、孩子,構成了現代女性生活中的三個重要支點,缺少一點,對現代女性來說,都是不完整的。每一個身心正常的女子,都希望自己有美滿的愛情生活,能有溫馨的母子之情,同時也有自己實現價值的鍾愛的工作,但是,一些年輕媽媽往往無力兼顧,導致片面發展,造成生活的缺憾。

      當孩子出生以後,媽媽們的心理都會有新的變化,容易形成三種完全不同的思想認知:

      第一種媽媽母性大發,只重視孩子,忽視了丈夫,甚至忽視了自己。生活的所有重心全放在孩子身上,甚至有些媽媽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不再追求思想的進步和事業的成功。

      第二種媽媽只顧自己的事業,不顧孩子和家庭,最終取得了事業的成功,卻沒有產生良好的親子關係。

      第三種媽媽既精心扮演好媽媽、妻子的角色,又堅持自己的事業和自我的發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握好分寸,讓各個方面協調發展,全面開花。

      對每一位年輕媽媽來講,媽媽這個角色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在如今女性角色、地位、精神特徵都發生變化的時代,年輕媽媽們是一切都需要重新學習的女性,而一切學習都要從認識自己開始。

      作為一位心理健康的媽媽,請你先好好認識自己吧!也許你不善言談,但是你能給孩子和家人及時的關愛;也許你不善繪畫,不善歌也不善舞,不能親自把這些才藝傳達給你的孩子,但是你有很高的藝術欣賞能力,能給孩子藝術上的薰陶;也許你的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強,面對孩子的過錯,你總是會發脾氣,但是你能及時向孩子道歉,把傷害降低到最小限度……認識自己,哪怕看到的是缺點也沒有關係,至少你知道應該怎樣去彌補和挽救。如果能揚長避短,你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媽媽。

      總之,認識自我的媽媽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媽媽,認識自我的媽媽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揚長避短,才能給孩子一個較優越的成長環境,才會把優秀當做一種習慣,為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全的孩子打下良好基礎。

      好媽媽也是學來的

      好媽媽不是天生的,儘管女性都有母性情懷,但是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沒有哪位媽媽是天才,只有不斷完善自己的育兒知識和教育方式,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好媽媽,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

      史托納夫人就是一位學出來的好媽媽。她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自然教育。

      史托納夫人有個女兒,名叫維尼芙雷特。在得到《卡爾‧維特的教育》一書之後,她一邊按照老威特的教育方法來培養自己的女兒,一邊研究自己的育兒方法,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媽媽的訓練下,女兒從3歲起就會寫詩歌和散文,4歲時便能用英語寫劇本。她的詩歌和散文,從5歲起被刊載在各種報刊上並彙集成書,博得了廣泛的好評。

      史托納夫人不滿足於僅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才,她也渴望讓世人瞭解早期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她的「偉大始於家庭」的觀念已深入美國的千家萬戶,並使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從中獲益。

      史托納夫人明確指出,孩子能否成為傑出人物,完全取決於媽媽施行了什麼樣的教育。做媽媽的知道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懂得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媽媽。稱職的好媽媽是學出來的,美國《女性生活月刊》曾經對讀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問他們的媽媽是如何教育他們的,問怎樣才能做個好媽媽。最後,他們選取了好媽媽有代表性的八大素養及當事人的相關敘述列舉如下:

      1.讀書是關鍵
      在我童年時,我記得媽媽每天都讀書給我聽,並常常帶我去圖書館。我清晰地記得我頭一次讀書給媽媽聽時,她的眼裡泛著淚光。在我有了女兒愛咪後我也一直讀書給她聽——從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因為嬰兒也愛聽讀書時那有節奏的聲音。我的女兒愛咪是一個好動的孩子,一會兒也坐不下來。但是在她兩歲半時,她每天夜裡都要帶上20本書放在自己的床邊。當她能夠複述我跟她講的《棕熊》時,我的眼裡也湧出了淚水。

      2.使用神奇的身體接觸
      當媽媽和我聊天或是當我問她問題時,媽媽總是撫摸我的臂膀、手、肩和頭,她時而將我額前的劉海梳梳,時而將我的頭髮攏在耳後。這些動作讓我們這些孩子感到被珍視。現在我養育了兩個孩子,當他們在我身邊走過時,我都要去撫摸一下他們。

      3.不要抱怨
      我知道我父母比任何人都努力地工作,以養育我們4個女兒和送我們上大學,但我從來沒有聽他們說過疲倦或是要我們給他們回報。媽媽現在身體不太健康,但她從不把她的健康問題歸咎於其他人。

      4.堅持做你認為好的事
      作為一個媽媽,她通常知道什麼對她的孩子是最好的,就算不合時宜她也堅持。比如說,我的媽媽用母乳餵養了她的3個孩子,這在當時並不時髦。人們說母乳的營養不夠,但是她不為所動。我贊成她的態度,她堅持做了自己認為最好的。

      5.停止指手畫腳的評論
      我媽媽經常說:「不要急於評論其他媽媽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免得在最後你發現也許你還沒有她們做得好。」對於一個家庭正確的東西對另一個家庭也許是行不通的。因為孩子們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個性,家長也有不同的要求與習慣。只要不存在虐待與冷淡孩子,我們就不要去絮絮叨叨地評價別人家的教養方式。

      6.不要老是坐在電視機前
      我媽媽限制我看電視的時間和電視節目的種類。她常常說童年時光很珍貴,很美好,不要只坐在那「方盒子」前。因此我的童年不僅有電視卡通,還有野外早餐、攀登翠綠的山岡、玩耍和交談。

      現在我也是一個媽媽了,我繼承了這種很少看電視與錄影帶的教養方式,結果是我和我的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閱讀、唱歌、烹飪、交談與去圖書館。我們家也更安靜,沒有電視吵吵鬧鬧的聲音。我的孩子們被「強迫」透過看書讀報去發展他們的想像力。

      7.充分享受二人品茶的歡樂
      和孩子一起飲茶的作用是相當大的。以前當我神情憂傷地從學校回到家,我媽媽總是沏上一壺茶,然後我們邊喝邊聊。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沒有電視的打擾。  

      在這安靜的時刻,我樂於說出心裡的任何想法、看法,甚至小秘密。無論是她給我勸告還是只讓我去訴說,這都能使我慢慢平靜下來。我們現在還保持著這種方式:無論何時,當我看到媽媽有些神傷時,我都會沏上一壺熱茶。現在每當我的兩個孿生小女兒與我談論她們的問題時,也都將有一壺好茶陪伴著我們。

      8.慶幸孩子們的差異
      我的媽媽並不對我們強求一致,現在我試著對我的孩子做得更好一些。我媽媽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與興趣,絕不能統一要求孩子們,應該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幫助他們去發展他們的潛能——無論他們選擇了什麼道路。最重要的是,要記住平等並不意味著給你的孩子們絕對相同的東西,而是給每一個孩子他所需要的東西。

      看了上述人們心目中對好媽媽的樣子,現在你是不是不再迷茫,不再徬徨了呢?知道自己該朝哪方面努力了吧!我們一定要記住,好媽媽是學出來的。只有向優秀的媽媽學習,我們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


    ...繼續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子教養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